想考考研的大学生有很多,但都不是很自信。我想去名校大专生能否直接考研究生,但我觉得我的学历不够,无法和本科生竞争。但是,如果我升到大学再考一次,那几年就白费了……那考研和考本科有什么区别呢?考研该不该先推进?
01.考研有哪些方式?
大专学生毕业后不得直接参加考研。大专学生毕业后参加考研有两种方式:
1 通过研究生晋升获得学士学位,然后作为本科生参加考研
大专升大有两种方式:统一招生升职,应届大专参加普通高校升职统一考试,是升职最有价值的途径; 非全日制大学升学,通过自学考试、成人高考、在线教育获得本科学位。其中,统一招聘专业含金量较高。
2 以本科同等学历参加研究生考试
根据《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》第四章要求,高职院校毕业满2年以上的,可申请与本科生同等学历。
毕业2年一般是指从毕业到进入研究生院的时间。
例如:2022年7月毕业的大专生最早可以在2023年10月报考考研,12月参加考试,2024年9月的注册期限为两年。
02.考研的条件是什么?
首先是毕业时间的要求。如前文所述,大专生不能直接参加考研。他们必须在毕业两年后申请考试。一些研究生需要更长的毕业时间。
例如:工商管理MBA、公共管理MPA、旅游管理MTA、工程管理MEM(01、02方向)毕业后要求工作5年以上。
其次,部分高校对专科生考研会有一些附加要求。例如:
值得注意的是,对于管理类硕士,如MBA、MPA等明确要求工作经验的专业,一般对大专生没有额外要求。对于MPAcc(会计硕士)等应届生可以报考的专业,部分高校会设置专科生额外考试。
03. 大专生考研是直接考还是先上大学?
由于内部试卷日趋严峻,竞争逐年激烈,一些高校提高了报名门槛,如:限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申请,不接受相同学历的考研。
在诸多限制下,大专生考研确实越来越难。真的是事实吗?
大学生考研,是否应该先升职?
想考研的大学生会有这样的迷茫和纠结,主要是因为从考试条件来看,大专考研门槛设置比本科高。考试。节省大量时间。如何选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。
◈ 应届生(暂时不符合申请条件):
如果你是大一新生,毕业2年后需要以同等学力报考。这其实和毕业后2年本科入学考试的时间是一样的。
在这种情况下,你可以考虑你的目标院校是否对大专生有限制。其次,你也可以考虑你想申请的专业是学术性强还是实用性强。对于比较注重实践的专业来说,如果能够在社会上积累一些经验,在面试中可能会有优势。
◈已满足申请要求:
如果已经满足注册期限,直接考试可以大大缩短考研时间。普通研究生一般可以节省2年,而MBA等需要毕业年限的管理类专业可以节省更长的时间。
如果你想读MBA。现在大专毕业生已经读完5年,符合申请条件,就可以直接申请了。
但是,如果先读本科,2年后拿到学士学位,毕业后还需要等3年才能报考。这样,在保证所有考试一次的条件下,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落地。
这种情况下,直接考研还是先升,主要看专业:
如果你申请的是MBA、MPA等对毕业年限有一定要求的管理专业,毫无疑问,只要专业符合申请要求大专生能否直接考研究生,直接申请。
一方面,除了极少数高校不招收大专生,或者在面试过程中对工作年限有较高要求外,对大专学历没有特别限制,也没有特别规定额外的测试链接。
另一方面,随着申请者数量的增加,未来竞争只会越来越多,学费也会越来越高。每年的延迟都会增加一点不确定性,所以越早申请考试越好。
对于大部分攻读硕士学位的同学来说,还是先升本科比较安全。
由于大专生被注册为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,一般需要在复试时额外参加同等学力的考试。也有很多好的学校或者王牌专业,对同样的学术能力要求非常高,基本都很难达到。
如果选择先升级再考研,至少会少受额外的考试环节和同等学力的限制和歧视。尤其是想考上985名校的研究生,本科生的地位优势会更加明显。用两年的时间成本换取更好的机会,是比较划算的。
04.给研究生的一些建议
1 择校时不要太有野心
知名大学、双一流大学、985/211工科大学对整体背景要求比较高。如果是大专,尽量不要报考;如果你有大专,你可以考虑更好的大学。
2 择校时最好有Plan B
选校时最好准备Plan B。高校的考研比较特殊。大家很担心自己的目标院校今年不会接受同样的学历(一般管理类专业不用担心这个问题)。这个时候,最好准备一所替代学院。如果今年目标院校真的有限制,赶紧用B计划顶一下,这样还有机会补救。
3 注意初次复试的比例
看好初试比例,尽量选择一些初试比例较大的院校。初审比例为6:4,部分院校为7:3或5:5。大家都知道,大专生在复试中没有优势,复试中不可控因素很多。所以,如果能扩大初试的优势,落地的机会就会增加。
决定考研,意味着你要比别人走得更努力,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。不管你是选择直接考研,还是升到本科后再考考研,如果你下定了决心,就行动吧!在你收到研究生通知的那一刻,这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,